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媒体对受众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又称教养理论、教化理论、培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电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并在公众中造成影响和态度的融合/聚合。[1]

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及其团队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进行大规模的文化指标项目研究,发现重度收视者比轻度收视者更容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由于美国电视中的暴力内容,电视的重度观众从电视中得到被夸大了的危险感和不安全感,形成一种“卑鄙世界综合征”。

在遭到质疑之后,格伯纳在80年代将“主流效果”和“共鸣效果”引入涵化理论范畴。主流效果指电视在社会文化传播中能发挥整合作用,将各种不同的关于社会现实的观点统一成一致的看法;共鸣效果是指当电视中所播放的内容、发表的观点和个人所持观点相一致或相接近时,涵化效果就会扩大。

涵化分析及涵化理论关注的是媒介如何以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维持社会结构,从而区别于只关注短期效果的魔弹论等范式。涵化理论印证了英国文化研究和法兰克福学派等关于电视媒介影响受众意识形态的观点。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童兵,陈绚等.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该内容由用户三个心投稿,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s://www.jcwiki.net/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theory/1131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灵动新闻」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QQ小程序
欢迎使用《新传界》公开测试版!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AiChat(小象同学)已上线,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