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ideology 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于1796 年将idea和logos两个词合在一起创造了“意识形态”一词,表示一种可能存在的“观念科学”,又称思想的科学,以区别于古代的形而上学。[1]

拿破仑将意识形态视为“有关人类心灵及历史教训的知识”,此后该词便带有抽象、空想或激进理论的含义。这个概念广泛使用是在1850年前后。

马克思恩格斯是阐释意识形态概念的重要理论家,他们将意识形态的贬义意涵进一步普及化。即意识形态是一种头脚颠倒的现实版本,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又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带有中性意涵的概念,指那些让人们身处其中并觉察冲突对立和提出因应之道的形式,如法律、政治、宗教、美学或哲学。法兰克福学派延续使用前述第一种意涵。

弗罗姆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是:制造并传播种种幻想和神话,把现实的真相压人无意识领域,阻止人们去觉察真相。哈贝马斯同样认为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

法国结构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不存在真实与虚假的问题,它是一种思想构架,建构和塑造我们对现实的意识。

20世纪出现了多种消解意识形态的理论。法国学者雷蒙·阿隆提出“意识形态的终结”的观点;1960 年,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19世纪的意识形态理论已经过时。法国传播学者马特拉在《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指出,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童兵,陈绚等.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该内容由用户may投稿,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s://www.jcwiki.net/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theory/217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你可能感兴趣

「灵动新闻」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QQ小程序
欢迎使用《新传界》公开测试版!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AiChat(小象同学)已上线,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