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克传播模式 mosaic communicationmodel 传播学经典模式之一。以马赛克/嵌合体来喻指传播过程存在许多层面的复杂性和多种信息源的传播模式,由美国学者贝克尔于1968年提出。该模式认为,大多数传播行为连接的讯息要素不仅来自直接的社会情景,而且来自多种信息源:早期的印象、先前的会话/交谈、媒介等。是多种信息源影响的马赛克/嵌合体。[1]
传播中马赛克/嵌合体含有三条主轴线:(1)某一话题的讯息的各种可能信源。(2)某一话题的所有可获得的讯息片段(一批讯息),包括过去的,今天的和未来的。(3)社会系统中所有可能的各批讯息。该模式指出,当每位受传者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穿过传播马赛克立方体时,他会与这个或者那个信息源相遇,后者向受传者呈递某则关于某一话题的讯息,这一讯息被展示为与受传者的某一观点、反应、判断或行动相关联。该模式指出了传播立方体本身的动态性质,它伴随着信息源向受传者呈递讯息(片段)而因地、因时起变化。该模式说明了传播过程的多层面性、复杂性以及传播的信息立方体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 | 童兵,陈绚等.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
---|
该内容由用户Russ.投稿,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s://www.jcwiki.net/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theory/3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