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舆论学派 school of ideal publicopinion 主张消除阶级意见分歧、依据善良动机而形成舆论的研究学派。又称理想主义学派。与民众舆论学派相对立。[1]
20世纪20 ~30年代形成。以刘国桢、亦乐为代表。该学派认为,舆论不是私人问题引起的意见,而是关于社会利害事情的公众意见。公众意见即国民的多数人意见,舆论的过程是各主体相互修正各自观点的过程,从公正的立场出发以形成一致意见。这一学派反对舆论的党派性和团体性,认为舆论一旦被政党所操纵,就没有舆论可谈。反对舆论为任何政治势力服务,并要求各种政治派别都要尊重这种公正的意见。这一学派提出,舆论是由暗示、模仿、同情构成的。由于人类心灵有互相感应的可能性,在相互交往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接受别人的暗示,模仿他人的语言动作。出现“一个倡之,他人随之”的现象。人的同情感使之能够见他人之忧而忧,观他人之乐而乐,遇事产生共同反响,这就构成了舆论。它不否认舆论与政治的关系,但只是希望有“贤明的政治家”主持舆论,在舆论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引导公众偏向比较完善的一方面,防止军阀政客误导人民,主张舆论救国论。
参考文献
1 | 童兵,陈绚等.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
---|
该内容由用户Komorebi投稿,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s://www.jcwiki.net/communication/public-opinion/3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