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舆论学派 school of mass public opinion 持舆论来自人民的切身要求、又能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舆论观的舆论学派。与理想舆论学派相对立。以张发渔、邹韬奋为代表。[1]
该学派从研究人民反抗压迫的舆论入手,揭示了舆论的性质和舆论斗争的发展趋势,主张坚持人民大众的舆论,反对反动派的欺骗性舆论。民众舆论学派的基本论点形成于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总结袁世凯篡政、军阀混战的教训,开始认识到民意的社会价值,提出“人民舆论”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民众舆论学派的确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民众舆论学派所说的民众舆论、大众舆论主要是指在反动派压迫下的广大民众的舆论,认为不同阶级的舆论是不可调和的。
参考文献
1 | 童兵,陈绚等.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
---|
该内容由用户Komorebi投稿,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s://www.jcwiki.net/communication/public-opinion/3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