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暴力的看法和举措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和举措
-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问题愈演愈烈。它不仅刺激和挑动着社会矛盾,更是造成了群体对立与意识观念割裂。网络暴力对公民的人身权利的实质性伤害,早已经超出网络舆论的边界。为了网络空间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也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治理网络暴力已刻不容缓。
原因和措施如下:
一、网络暴力频现动因
(一)网络匿名性滋生网暴温床
在网络传播中,人们所处的传播情景是虛拟的,网民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在网络传播中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时,很多网民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示出不满与愤怒,当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暴力事件便由此产生。
(二)“狂欢“化语境激发网民情绪宣泄
网络传媒又具有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网民极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深刻思考,大众以娱乐的逻辑解读生活,以玩笑的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他们追求“突破尺度”的开放,容易忽视当事人的感受而一味追求娱乐的快感,陷入全民狂欢下的“集体暴行”。比如在网红“罗小猫猫子”的直播中,其因心情不好拿出农药,直播间的网友却不断怂恿其喝下农药,最终造成了罗小猫猫子自杀的惨剧。
(三)网络法律法规治理仍不完善
由于网络的参与主体在现实和虚拟社会都存在,其具有的现实和虛拟的双重身份使得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虛拟性等特点,使网络法律在利定和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助长了某些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致使互联网信息发布者滥用自由表达权。截至目前,我国颁行的网络法规共有数十部,但这些法规无论是从效力等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网络暴力的治理措施
(一)法律:细化网络治理条理,消灭网暴灰色地带
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坚实的保护墙,也是治理网络暴力的强硬手段。目前针对网络法律法规模糊、主体界定不明等问题,应进一步研究实施《反网络暴力法》的可行性与难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网络暴力中的具体行为,要明确平台的相关责任,将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责任形成禁言、注销账号、行政罚款、行政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一条切实可行的执行链条,消除网络暴力灰色地带。
(二)平台:提高平台责任,做好平台把关
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与网络“把关人”缺失息息相关,目前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了平台时代,平台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提高自身责任感,做好“把关”工作。一方面,要利用技术识别手段,及时对敏感词汇进行屏蔽与删除;另一方面,建设人工审核队伍,对网络极端舆论进行及时引导,及时删除刻意引导对立、网暴的文章、帖子,净化平台环境。近日,微博宣布即将上线“一键反暴”功能,当用户发现自己正在遭受网络暴力,开始开启此功能,一键关闭私信,保护个人隐私,避免进一步遭受网暴暴力危害。
(三)媒体:做好议程设置,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媒体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媒体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一方面,要倡导网络言论的理性与文明,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要做好普法工作,积极宣传国家对于网络暴力的最新治理措施,让网民明晰网络暴力的严重性,谨言慎行,也鼓励遭受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依法维权。例如《人民日报》通过时评的方式,三评网络暴力,在《人民时评》中提出“加大震慑,擦亮法治利剑,别让网络暴力污染精神家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 2022 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从三个方面完善网络暴力治理问题,即针对打击网络暴力进行专门立法,加大网暴事件中对施暴者的惩治力度以及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王学坤也拟向大会提交《关于专门制定反网络暴力法的提案》,建议采取专门化、体系化的集中立法来应对网络暴力。相信,网络暴力在国家的重视下,未来能到进一步的规范治理。
1 years ago -
近年来,网络暴力问题的加剧确实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困扰。网络暴力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攻击和侮辱,更涉及到对他人人身权利的实质性伤害,给被攻击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为了治理网络暴力,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首先,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明确网络暴力的定义,并制定相关的处罚措施。严厉打击网络暴力行为,对于恶意造谣、人身攻击等行为要依法追责,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
其次,网络平台和服务提供商也有责任加强自身管理,建立健全的内容审核机制和用户投诉反馈机制,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和引导,引导网络用户理性表达意见,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和渠道,为受到网络暴力影响的人提供及时的援助和支持。
此外,媒体和公众应加强舆论引导,宣传网络文明和正能量,倡导理性、友善的网络环境。个人也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参与网络暴力行为,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交空间。
治理网络暴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合作。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才能够有效遏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确保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同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