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卷”,是无效消耗还是竞争动力?
内卷,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
大学生内卷,产生的竞争动力让一些人感受到尽早树立个人价值、要有“思维意识”、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重要性。反而观之,这种竞争动力发挥它迷惑作用时,大学生很多就会难以识别,只能盲目跟风,毫无个人思想。“考研热、考证热、绩点学分是命根”这些又有多少人是有明确目的性,还是打着竞争动力的幌子走别人眼中却不适合自己的路。其实内卷化的坏处不是什么内斗内耗恶性竞争,内卷化的最大的坏处就是它的迷惑性。如果一个事情有明显的坏处,人们就会去规避或解决它,但是如果一个东西看起来就很高级呢?这就很难识别了。
当代大学生要有辨别事物的锐利双眼,透过现象看本质,内卷可带来竞争动力让你有质的飞跃,也可以让你在无效消耗中止步不前。
4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