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模因传播的反思包括什么?
模因传播或许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但是可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何基于此进行反思?
-
(一)能指与所指的断裂
1894年索绪尔最早提出了符号学的概念,他的课程笔记被学生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剖析了符号的结构,将它分为能指( 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 )。所谓能指也叫做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事物的概念联想。能指是符号的外形,可能是某种声音、形象等,它是具体的、形象的。所指也称为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务的概念(意义)。
在网络模因的传播过程中,网友们常常只追求传播能指的快乐,而这些能指背后往往没有什么深层的涵义,这就造成了能指和所指的断裂,从而产生意义的虚无。完整的意义在复制过程中被”肢解”,然后随着各个部分融入到新的组合中,反复仿制实践终将造成各个意义元素在解构狂欢和拼贴游戏中迷失或被放逐。
(二)复制拼贴的伪文化
对于层出不穷的网络模因,不可否认给我们带来一种游戏的快感,代表了网友的创意呈现。但这些模因快则几天,慢则数月就烟消云散,留下的值得回味何收藏的意义并没有多少。
碎片化的形式限制主体深度和理性的思考,这些文体的单纯复制和过度繁殖其实是鲍得里亚所指的符号生产,这样的生产造成的是意义的虚无,许多感悟和思考来不碎片化的形式限制主体深度和理性的思考,这些文体的单纯复制和过度繁殖其实是鲍得里亚所指的符号生产,这样的生产造成的是意义的虚无,许多感悟和思考来不及沉淀就被创造出一个个花哨炫目的流行体。有意无意间对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的追求,对人生和社会的小聪明式的调侃,所反映的无非是背后的焦虑与肤浅、无奈与牢骚堆积出快餐文化的泡沫。4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