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愤怒是什么?

怎样理解媒介化愤怒?

回复

共4条回复 我来回复
  • Komorebi的头像
    Komorebi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媒介化愤怒”是当下时代愤怒的新形态,是愤怒被正当化之后,与媒介互构所产生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作为”时代情感”的愤怒有以下三个独特之处:其一,个体认可愤怒发生的正当性,并在生活中主动、长期、反复地践行它。其二,愤怒借助现代媒介呈现出新面貌,并在媒介化社会的诸多”集体表征”中被锚定。其三,”媒介化愤怒”带给个人与公共生活一种两难的沮丧感:人们在正义感的驱使下不得不怒,又饱受过度愤怒带来的道德疲惫与道德麻木。
    “媒介化愤怒”与”媒介中的愤怒”有着显著区别:后者将愤怒视为相对稳定的情感,媒介只是从量、而非质上改变愤怒;而前者假设媒介化愤怒是情感史长河中的一种新形式,其在发生、表达和体验上都与非媒介化愤怒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施蒂格·夏瓦认为,区别于”中介化”泛泛指代任何交往中都存在的媒介的居间地位,”媒介化”探讨的是”媒介在文化和社会中扮演角色的长期结构性改变”。所以媒介化愤怒是一种当代情感,而非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媒介化愤怒产生的一大原因便是媒介的发展。媒介环境改变了义愤的体验和表达逻辑,此种大规模的愤怒前所未见,而且占比更多的竟然是离自身遥远的义愤,而非与自己相关的愤恨。第一,新媒体不仅增多了义愤的来源,还偏向于传播新奇且荒谬的事件;第二,媒体对热点舆论事件的归因叙事,激发了义愤的理性一面;第三,社交媒体表达的单向性使得表达愤怒不再有负担;第四,网络平台的传播机制也鼓励人们分享自己的道德义愤;最后,高强度的义愤体验导致麻木和疲惫。
    在媒介化愤怒中,个体往往一开始因为体验到表达愤怒的畅快而产生愉悦感受,而后因自身无能为力而陷入道德麻木之中。比如在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之间,网民们表达着自己的愤怒,也共享着同一份痛苦,可是在愤怒之后,对遥远哭声的无力感侵蚀个体,从而带来倦怠情绪。在媒介化社会成为现实的当下,媒介化愤怒本身并没有褒贬之分,其跟愤怒这一情感一样,重要的是如何恰当地适用愤怒。也许,只有在更大的共同体中培养友谊,让愤怒成为一种广义范围的认同情感,才能推动事件发展,而不至于陷入空虚。

    2个月前 0条评论
  • 布吉岛布吉岛的头像
    布吉岛布吉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媒介化愤怒(Mediated Anger)是指通过媒体传播和放大愤怒情绪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当代媒体环境中尤为突出,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愤怒情绪更容易被快速传播和扩大。理解媒介化愤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定义与背景
    媒介化愤怒是指媒体通过报道、评论、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将个人或群体的愤怒情绪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这种愤怒情绪不仅限于新闻报道,还包括娱乐节目、社交媒体帖子、用户评论等。

    2. 媒介化愤怒的形成机制
    媒体选择与议程设置:
    媒体往往选择那些能够引发公众强烈情绪反应的事件进行报道,通过强调事件的某些方面来引导公众的愤怒情绪。例如,社会不公、政治丑闻、暴力犯罪等新闻通常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
    情感共鸣:
    媒体报道常常利用情感化的语言和图像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得受众更容易产生共情和愤怒情绪。

    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愤怒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被分享和传播。研究表明,愤怒的情绪比其他情绪更具有传播性,能够迅速吸引大量关注和参与。

    3. 媒介化愤怒的影响
    公众情绪与行为:
    媒介化愤怒可以引发公众的强烈情绪反应,甚至引发集体行动,如抗议、游行等。同时,这种情绪也可能影响公众的政治态度和投票行为。

    社会分裂与对立:
    当媒体选择性地报道和放大某些事件的愤怒情绪时,可能加剧社会分裂和对立,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如果媒体过度利用和放大愤怒情绪,可能导致公众对媒体公信力的质疑,认为媒体在操纵和煽动情绪,而非客观报道事实。

    4. 应对媒介化愤怒的策略
    媒体责任与伦理:
    媒体应在报道中保持客观和公正,避免过度渲染和煽动情绪。同时,应当重视媒体伦理,在报道中考虑其对社会情绪和公众行为的影响。

    公众媒介素养:
    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使其能够批判性地解读媒体内容,识别和抵制情绪化和煽动性的报道,避免被媒介化愤怒所操控。

    平台监管与自律:
    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对愤怒内容的监管,采取措施限制虚假信息和煽动性言论的传播,营造更健康的网络环境。

    5. 实际案例
    社交媒体上的愤怒浪潮:
    例如,某些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的大规模愤怒反应,如警察暴力事件、政治丑闻等。这些事件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迅速传播,激起公众的强烈愤怒情绪,并推动了相关的社会运动和政策变化。

    2个月前 0条评论
  • 立枫
    立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理解媒介化愤怒,需要将其置于现代社会的传播环境与个体情绪响应的交汇点上进行考察。媒介化愤怒可以视为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触发的公众愤怒情绪,这种情绪往往由某个事件、议题或言论引发,并在媒介的推动下迅速扩散,形成社会层面的强烈反响。下面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媒介化愤怒的触发因素
    – 特定事件或议题:某些敏感的公共事件或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如政治决策、司法案件、名人行为等,容易成为媒介化愤怒的触发点。
    – 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在数字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范围广泛,一旦某事件被认为具有争议性或不公,相关信息能迅速通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传播开来。

    2. 媒介化愤怒的形成机制
    – 情绪共鸣与放大:人们在接收到某些信息后,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共鸣。媒介平台(尤其是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和分享功能使得个人的情绪表达能够被迅速放大,形成集体情绪。
    – 网络效应:当足够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表达对某一事件的愤怒时,网络效应会促使更多人加入讨论,进一步放大愤怒情绪。

    3. 媒介化愤怒的社会影响
    – 舆论压力:媒介化愤怒可以对相关当事人或机构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其作出回应或改变决策。
    – 社会动员:强烈的情绪反应有时也能成为社会动员的工具,促进集体行动,如签名运动、抗议活动等。

    4. 媒介化愤怒的双刃剑效应
    – 正义感的体现:媒介化愤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有助于揭露问题、促进社会进步。
    – 过激与误导的可能:同时,媒介化愤怒也可能导致过激反应,甚至基于错误信息的愤怒情绪,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冲突。

    5. 应对媒介化愤怒的策略
    – 加强信息核实:公众在表达情绪前应加强对信息来源的核实,避免盲目跟风。
    – 提升媒介素养: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大众理性使用媒介,辨别真伪,合理表达情绪。

    总之,理解媒介化愤怒的关键在于认识其在现代传播环境中的成因、机制和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引导和管理这种情绪,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2个月前 0条评论
  • 媒介化愤怒是指通过媒体传播渠道(如社交媒体、网络论坛、新闻报道等)表达和传播愤怒情绪的现象。在当今数字化社会中,愤怒情绪往往通过媒体传播迅速扩散和放大,引发群体性愤怒情绪,形成声势浩大的声讨、抗议行动。

     

    媒介化愤怒的特点包括:

     

    1. 快速传播:通过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等媒体平台,愤怒情绪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传播,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形成迅速的群体情绪。

     

    2. 匿名性和虚拟性:在网络空间中,人们通常更容易保持匿名身份,释放内心的情绪,表达愤怒的方式更加直接和激烈,情绪表达的方式更加激烈和极端。

     

    3. 共同认同和集体化:媒介化愤怒往往能够凝聚团体认同感,使个体的愤怒情绪转化为集体行动,并形成群体性的声浪。

     

    4. 虚假信息和误导:在部分情况下,媒体平台上散播的谣言和虚假信息可能会激发愤怒情绪,引发无谓的愤怒和攻击。

    2个月前 0条评论
「灵动新闻」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QQ小程序
欢迎使用《新传界》公开测试版!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AiChat(小象同学)已上线,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