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生的负面情绪,新闻回避应该怎样理解?
信息焦虑到新闻回避,负面新闻带来的倦怠,原因和怎样引导?
-
受众选择新闻回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预期焦虑。预期焦虑是由于对未发生结果的负性投射造成的焦虑情绪,这种预感决定了人们对待新闻的态度以及接下来采取的行动。当人们预感到轰炸般的新闻会成为情绪负担,并且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时,会出于自我保护与情绪舒缓的目的去切断获取新闻的渠道,比如关闭社交软件、避免加入讨论新闻的群聊等。常江老师提到,除新闻内容本身外,围绕热点新闻形成的舆论也会产生”次生危害”-﹣公共讨论(尤其是围绕着重大社会危机的讨论)若包含大量对立话语冲突甚至话语暴力要素,会迅速消耗用户的理性情绪并促使其将目光转向别处。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在当前时代,反转新闻和后真相消耗公众信任,当真相变得扑朔迷离,受众也失去了接触新闻的欲望。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事件发展成新闻已经达到即时的效率。而自媒体和公民新闻的迅速崛起又使得互联网中充斥着无数难以追寻的信息源。在缺乏严格把关和事实核查的情况下,虚假新闻和反转新闻的泛滥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真实产生了怀疑。
随着新闻反转的不断发生,媒体的公信力也每况愈下,受众对新闻日益缺乏信任。由于媒体传播的信息泥沙俱下,一些受众感觉到难以从中甄别和筛选出可靠的信息,反而会被虚假信息消耗信任、耗费心神,于是干脆回避新闻。而这种趋势在时间上的持续和在空间上的蔓延则意味着总体新闻生态的恶化﹣﹣毕竟环境由人构成并维系,离开了人的参与环境也将失去活力。对于个人来说,对新闻的长期回避是一种抵抗,但这种消极抵抗会加速人与社会的脱节。从媒体用户个体的角度看,新闻回避是一种有明确意图的反抗行为,是个人对抗新闻生态最直接的方式,但这种反抗是一种带有消极色彩的反抗,它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趋利避害的自我调试,因缺乏明确的行动性而无法凝结共同的身份认同并提出替代性方案,长远来看会加速人与社会进程的脱节。长期对新闻的回避,反映的是个体对他者、对除了家人朋友外的公共领域的漠视,带来个体公共性的潜在衰退,而这种衰退终将带来个体社会认知的缩限,制约个体的生存发展。
而对于整个社会,现象级的新闻回避会导致公共性的衰退和社会共同体的消解。对于整个新闻业来说,首先要革新业态,重建公共信任。所谓重建公共信任,主体应当是整个新闻业。简言之,新闻业必须要通过各种努力不断建立与各种类型公众的连接,并持续提升总体性的公共信任。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看,从源头治理,降低新闻同质化也是可行的路径。在健康的新闻运行系统中,新闻媒体不应只模仿竞争对手、对高流量内容趋之若鹜,理想的状态是新闻媒体具有收集信息、过滤信息、解释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帮助那些被信息淹没的人理解信息,帮助人们将信息转化为理解世界所需的知识,以此来彰显新闻媒体的不可或缺性。对新闻生产主体来说,提高新闻内容质量,实现新闻质量与数量间的平衡是可以选择的路径。
除了业界之外,学界也为此做出努力,呼吁改变理念,重申规范理论。这项工作要求学界回归新闻的基本概念,破除传统的客观主义规范体系,为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价值赋予新的内涵或丰富其维度,并积极展开对整个新闻生态的批评实践。在新闻学体系中重申规范理论的重要性,关键在于认同并坚持”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维系公共性”是新闻业永恒的使命,而对”规范”的具体设计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4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