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喉舌论 doctrine of the eyes 或 ears and mouthpiece 关于新闻传媒的性质、功能、作用等的论述中,将新闻传媒比喻为“耳目”、“喉舌”的各种论点的总称。[1]
观点的起源
最早见于1814年德国《莱茵信使报》的一篇文章:“报纸应当是群众的喉舌, 王公的耳日。”主张媒体应当成为群众的喉舌,替群众说话给统治者听,所以媒体又是统治者的耳目。
马克思多次使用“耳目喉舌”的提法来表述报刊的功能和作用。1842年4月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指出:“出版物是历史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开表露”;
在1849年2月7日《新莱茵报》审判案上,马克思发言称:“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1850年1月8日,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指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
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清末时期,严复“通中外之故”与谭嗣同“能上下之情”的办报思想,已具有了“耳目喉舌论”的雏形。最早明确提出耳目喉舌论”的是梁启超。
1896年,他在《时务报》,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提出报刊的功能之一是“去塞求通”,并用“耳目喉舌”来概括:“ 其有助耳日之用,而起天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
1898年12月他在《清议报》第一期的《清议报叙例》里更明确强调报纸“为国民之耳日,作维新之喉舌”。然而这时期的“年目喉舌”之主张,并不等同于中国共产党的“喉舌论”。
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文件中,“耳日”、“喉舌”一向用于表述党报党刊的性质和作用。“喉舌”一词最早见于1929年《党的生活》发刊启事:“《党的生活》是一般党员的‘喉舌’。”“耳目”一词最早见于1944年秋天《解放日报》领导人博古的一次谈话中,他首次将“耳目”“喉舌”的提法并列。
在中国对“耳目喉舌”的使用中,最初单指“党的耳目喉舌”,后来则指“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到20世纪80年代后,又加入了“政府的耳目喉舌”的说法。单用“喉舌”的时候较多。“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已成为对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地位、作用的通用表述。
“耳目喉舌论”频频见诸党和政府的新闻工作文件和新闻论著中。也有少数学者曾对“耳目喉舌论”提出批评,认为这个比喻说法抹杀了传媒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 童兵,陈绚等.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
---|
该内容由用户阿南投稿,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s://www.jcwiki.net/journalism/journallsm-theory/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