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车 hitchhike 社会成员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的现象。[1]
是公共产品消费中因为非排他性导致的自发价格失灵而产生的现象。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在1965年提出。
它与外部性问题密切相关,既存在于生产者之中,也存在于消费者之中。是外部经济活动或外部不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前者无法通过价格来阻止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后者无法使每一个体在去除外部不经济的影响而相对获利时支付相对应的成本。
媒介产品是准公共产品,所以在媒介经济活动中也存在搭便车现象。合理的制度供给与制度规范是解决搭便车问题的常用途径。
参考文献
1 | 童兵,陈绚等.新闻传播学大辞典[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
---|
该内容由用户丹露投稿,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s://www.jcwiki.net/media-economics/media-economics-media-economics/25833.html